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食全食美 第149节  (第3/3页)
br>    即便自己真的一时畏惧把人送出去,又能获得什么呢?    一个厨子而已,或许能换来知州夫妇一时欢喜,但一锤子买卖也就这样了。    而师雁行留在五公县开店,能带来的好处却远非讨好一个知州能够比拟的。    且不说不一定什么时候来搞突袭的钦差队伍,更可能有各路官员、大儒,乃至皇亲国戚从五公县过境,到时候都需要苏北海接待。    讨好这些人,难道不比区区一个杜泉划算的多吗?    当然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:税收。    师家好味开店至今不过短短半年就已纳税数十两,如今又开了一家分店,那么一年呢?一年之后呢?两年之后呢?    那个小姑娘野心勃勃勃,绝不会止步于此。    苏北海深信,要不了多久师家好味必然会成为五公县的纳税大户。    而师家好味的版图也绝不会局限在小小一座县城。    但无论未来走到哪里,扩张到什么地步,人们永远会记得它是起源于自己执政期间的五公县!    这是谁也否认不了,抹不去的政绩!    甚至于,如果有朝一日师家好味真的能够成长为庞然大物,苏北海完全可以再倚仗之前的这些香火情与她结成天然同盟。    所以,无论如何苏北海现阶段都不会把那个姑娘献出去。    苏北海和杜泉交锋时,师雁行正带着胡三娘子满城乱逛。    饶是胡三娘子曾在府城讨生活也不禁感慨,“掌柜的要在这里开店吗?确实比县城繁华得多。”    “开是要开的,不过不是现在。”师雁行贪婪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。    区区县城,自然不能与这里相提并论。    这里的城池更大,街道更宽,经济更发达,商业也更繁华。    五公县严格意义上的商业主干道只有纵横四条,但这里却有足足八条之多。    州县之间物价相差不大,但是房价却高了许多,这点跟后世也没什么区别。    对做买卖的人来说,增长的房租自然是不利方面,但扩充了数倍的消费人群足以抵消这点微不足道的负面影响。    而且州城的外来人口更多,各色店铺经营内容也广。    说白了就是消费市场的包容性更强。    师雁行先带着胡三娘子在城里转了一圈,然后又去牙行问房价,仔细记在小本本上。    牙行见她虽只是个年轻姑娘,但穿着考究举止不凡,身后还跟着个健壮朴妇,自然不敢轻视,接了赏钱后便是有问必答。    打听完这些之后,汇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。    师雁行没有再转,直接带着胡三娘子去酒楼用饭。    跟来的那些苏北海的人已经将没用到的三个蛋糕胚分吃了,倒不用她们cao心。    师雁行问店内特色,那跑堂的笑道:“姑娘算是问对了,如今正是贴秋膘的时候,本店新到了一批嫩羊羔,或烤或煮都随您,保准满口流油。”    胡三娘子道:“小哥儿这话好没道理,正值秋燥,羊rou乃大发大燥之物,吃了不怕生疮上火么?怎好叫我家掌柜吃这些?”    --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