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寵傾城:大明男妓青雲錄_第二十六篇 京变(第一部完结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十六篇 京变(第一部完结) (第5/7页)

蘅得意洋洋地喝了口茶,看着愁眉紧锁的玉城。

    玉城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赚钱的好生意,但总觉得有点低俗,不光彩、拿不出手!便再三犹豫。

    白蘅不屑地说:“银子长的都一样,没有脏不脏、净不净的区别!只要咱们不偷不抢,不逼良为娼,一个愿买一个愿卖,价格公道,这生意为什么不能做?”

    玉城还是不说话。

    白蘅继续启发:“京城我也没去过,但我想那京城的男风馆子一定比咱们西安更兴盛,毕竟那边官老爷多,有钱人也多,需求摆在那!这一行门槛儿低,找个地方、弄几个小伙子,灯笼一挂生意就做起来了。实在做不下去了就关门,损失也不大,极适合你这种初入贵地的起手之计。”

    “你都说了兴盛了,我又怎么插的进去?”玉城多少有点动心了。

    白蘅胸有成竹地说:“那就得做出咱们自己的特色喽!”

    “什么特色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咱们地道的西北大汉啊!像你这种的,三雄那种的。。。也让京城的大人老爷们尝尝鲜!吃个饱!”

    玉城算是听进去了,两眼发直、脑子飞转,开始盘算他的棋局——先是开个男风馆试试水,然后围绕西北风味做文章,要么提高档次、做大规模,要么转行做西北菜酒楼?

    虽说具体举措还没拿定主意,但大方向已经定下来了,玉城赶紧提笔写信给崔琰,三件事:寻地开酒楼的事情暂停;考察食肆酒楼的事情改为考察各种规模的男风馆;玉城会择日亲赴京城做决断。

    第二日一早,这封信便以加急的方式寄出去了!玉城甚至能想像到他们收到信的一刻,阿康和四宝惊讶到瞠目结舌的样子,以及硬着头皮去逛男风馆的尴尬样子。。。

    第一百三十四章

    腊月初八,子时三刻,大雪封疆。

    一匹口吐白沫的驿马自正阳门狂奔入大明门,沿千步廊疾驰,至长安左门前力竭倒地。马背上的驿卒半边身子都被血水浸透,他颤抖着从贴身的油布包里取出军报,那染血的塘报在宫灯下泛着诡异的幽光。

    "六百里加急!甘肃镇告急!"

    乾清宫的鎏金地砖上,掌印太监的皂靴碾过碎冰。久未上朝的皇帝披着狐裘坐在案前,烛火将他消瘦的仙姿道骨映得忽明忽暗。兵部尚书叶星跪在阶下,额角的汗珠砸在金砖上:"鞑靼部阿拉坦勾结海西女真,三路大军破嘉峪关。。。肃州卫指挥使陈麒战死,城中三万百姓。。。"

    "怎样了?"皇帝突然将手中暖炉砸在地上,迸溅的火星点燃了地毯,"九月才拨的十万两修边饷银呢?"

    叶星以头抢地:"贼寇用降卒骗开城门。。。甘肃巡抚陈极。。。疑似通敌。。。"

    窗外传来梆子声,雪下得更急了。又一封加急军报,上面歪斜的字迹像是用血写的:"十一月二十八,贼寇驱漠南降部为前驱,熟知我军布防,宁夏、延绥诸镇。。。皆败。。。"

    暖阁里炭火噼啪,却像塞外的雪一样冷。

    西安作为陕西首府和西北军事枢纽,军情的消息更早京城一步四下散开,尤其当"鞑子破关"的消息传遍回坊,已有西域商人连夜收拾细软逃离。布政使司紧急调拨军粮导致市面米价麦价一日三涨,老百姓们开始哄抢囤积各种粮食物资,最先受到波及的便是广客隆。

    每日蹲在安远门等活计的挑夫王三,看着驿马频繁进出,只嘟囔一句:"鞑子来了也得找人扛尸首不是?"

    回坊的羊rou汤锅依然沸腾,马老板照例往汤里撒孜然:"打不打仗,活人总是要吃饭的!"。

    城墙根下,孩子们玩着"杀鞑子"游戏,输的人要学狗叫!

    西大街算命的瞎眼老郑总念叨:"怕?怕顶球用!   "

    望着面沉如水的郡主、冯英姿,以及生意上的一众人等,玉城也狠狠地骂了句:“怕顶球用!”

    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,京城之行连八字还没一撇呢,紧急军情就将全部的生意和计划搅乱了。

    要说玉城不怕也是假的,毕竟拥有的越多就越怕失去!但有一点玉城是想的开的——论身份地位、论身家财产,在这偌大的西安府中,玉城不过只是个小虾皮儿而已,天塌下来,还有那些大鱼大虾大螃蟹顶着呢!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!

    只要人还活着,就一切都有指望。

    二月十八,兰州城外。

    总兵萧如薰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