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80节  (第2/2页)
流,不过在二流武将之中,算是佼佼者了。    “不愧是三国名将姜维……”    韩世谔被姜维枪法压制,咬紧牙关,要看看自己可以支撑到什么时候。    “三国姜维,武艺上,我有信心败之。但论起用兵,用谋,就未必了……”    正在旁观的宋将,认为自己的武力,超过了姜维,统帅、智力却不好说。    这个世界藏龙卧虎,历朝历代都有猛士出没,张华的第二次科举,引出不少猛人。    张华让十六个武举人相互切磋,就是为了让众人相互熟悉,更快融入大夏这个集体。    “破!”    姜维与韩世谔斗至八九十个回合,长枪一抖,挑飞韩世谔的兵器。    “是我败了。”    韩世谔见兵器脱手,知道不敌姜维。    但出身名门的韩世谔却没有因此感到脸上无光,因为姜维是三国名将。    输给姜维,并不丢人。    “你的武艺,也算是不错。”    姜维收起长枪,认可了韩世谔的武艺。    韩世谔给姜维带来不小的压力,姜维使用全力,才在一百个回合之内,击败韩世谔。    如果在战场上,韩世谔还是可以设法脱身逃走。    韩世谔又对张华抱拳:“明公,我败了。不过我有一身武艺,又跟随吾父,习得兵法。如明公重用,韩世谔必定不会辜负明公所望。”    韩世谔虽败犹荣。    能在姜维手底下坚持这么多个回合,说明韩世谔武力至少有80点。    韩世谔毛遂自荐,与其出身将门的自信有关。    败了又如何?    韩世谔认为自己有将才,只要给他一支兵马,照样可以攻城拔寨。    “放心,切磋不影响任用,我会酌情考虑任免。”    张华只是通过观看这些武将切磋,了解他们的风格和性情,无论胜负,都不影响张华的判断。    比如杨延昭输给杨业,张华还不会认为杨延昭没用,一切看对手是谁而已。    韩世谔再次拜谢:“多谢明公。”    姜维也向张华抱拳,没有多言,离开比武台。    “伯约,你且过来。”    张华招手,示意姜维前来,另有吩咐。    姜维果然前来:“明公可有吩咐?”    “在此之前,你在何地效力?”    张华想不明白姜维为何会出现在关中,又为何会投靠自己。    按理来说,诸侯林立,到了这个阶段,各个名将多数已有明主。    姜维提及此事,神情不免黯然:“我与娘亲出现在西凉一带,在战乱中,娘亲被秦军弩手误杀,因此不忿,受到谢艾邀请,加入凉国,抗衡秦军。不久前,凉国被秦军所灭,便与谢艾前来关中投靠明主。”    “竟然还有这般故事。”    张华倒是知道凉州也处于诸侯混战的局面,秦国、凉国争霸,凉国国主张重华兵败身亡,凉国武将或死或降,还有一批凉国武将流入关中。    谢艾、姜维都是加入凉国的武将,兵败之后,退入关中,投靠秦军的敌人张华。    敌人的敌人,就是朋友。    “谢艾,可有此事?”    “千真万确。”    “你们既然已经认识,如此也好。伯约,此乃士载,你们年纪相仿,可以相互认识。”    张华又引荐邓艾与姜维认识。    这一对死对头,因为世界线变动,化干戈为玉帛。    老年邓艾与姜维的恩怨,与年轻邓艾、姜维有何关系?    “在下姜伯约。”    “在下邓士载。”    两个年轻武将,历史性会晤,而且破天荒地加入了同一个势力。    赵广挠了挠头,夭寿了,大将军竟然和死对头邓艾成为同僚。    姜维和邓艾可谓是棋逢敌手,姜维虽然吃亏不少,但姜维背后的国力不如邓艾,因此姜维绝不弱于邓艾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